空气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空气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空气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学习用观察、实验、思考、阅读资料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
△培养初步的化学实验技能.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
△知道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空气的成分.
2、难点:掌握往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准备〗
蜡烛、水槽、集气瓶、杯子、石灰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空气.
2、蜡烛的燃烧能离开空气么你怎么知道的
3、现在老师这里有三个蜡烛,分别放在空气中,小杯子、大杯子里,蜡烛能燃烧吗
4、他们的燃烧情况会不会有什么不同
5、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2.小学科学课中的运动的快慢如何体验
空气教学设计2一、内容及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空气的组成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以及保护空气,指的是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和空气受到哪些方面的污染以及应该怎样防治,其核心是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分析该实验的设计原理、药品的选择及量的要求、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已经学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以及常见仪器的使用,本节课的内容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氧气的性质和实验室制取氧气有联系,所以在本学科有铺垫的地位,并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学科的核心内容。教学的重点是空气成分的探究,解决重点的关键是由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研究,引出探究氧气含量时所选实验应考虑到的综合因素,由综合因素的确定得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案。
二、目标及其分析
1、目标:
(1)、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
(2)、了解稀有气体的化学特性和用途。
(3)、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2、分析:
(1)了解空气的组成就是指了解组成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掌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2)了解空气污染和防止措施,就是指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并能采取相应的防止措施。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不知道探究氧气含量时所选实验应考虑到哪些综合因素,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懂实验原理,不会设计实验,对物质的性质不是非常了解,不会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在做演示实验时边做边讲解、分析。其中关键是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理念。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1: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活动:
(1)、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2)、氮气和氧气在性质上有哪些主要的不同?
(3)、你能设计一套实验装置用来证明空气中含有大约1/5体积的氧气吗?
补充知识: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只是红磷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固体,且极易溶于水。
(4)〔演示实验〕回答相关问题:①你看到了哪些现象?②对于药品的选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③通过该实验,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④哪些因素导致实验中氧气体积小于1/5?
问题2: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
设计意图:概念的'初步形成。
师生活动:混合物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纯净物就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氧气、纯净水等。
问题3:为什么说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
师生活动:分别说出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问题4:空气受到来自哪些方面的污染?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空气的污染物和污染源,更好的从自身做起,防止空气污染。
师生活动:
(1)、空气污染物有①烟尘、②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
(2)、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①化石燃料的燃烧;②工厂排放的废气;③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问题5:空气污染带来哪些危害?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带来的危害,更好的保护环境。
师生活动:空气污染使全球气候变暖;产生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
问题6:防止空气污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设计意图:使学生更好的了解防止空气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自己应该怎样做。
师生活动: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多植树造林。
五、课堂小结
本课题主要学习了空气的成分(重点是探究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何防止空气的污染。
六、目标检测
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新、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一切生命活动都不能离开空气
c、把空气中的氮气分离出去,剩下的只是氧气,会更有益于生命活动
d、空气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防止空气污染极其重要。
2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此实验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要使实验成功要注意哪些问题?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某品牌纯净水B、清新的空气C、24K黄金D、氦激光气
4、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5、有六种物质:①汽车排放的尾气;②煤燃烧产生的烟尘;③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④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 ……此处隐藏18717个字……组实验。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纸团没湿。下面请同学们再做一个实验,请看小黑板:
实验二:
①把纸团紧紧塞在玻璃杯底部。
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
③把杯子慢慢倾斜。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把纸团紧紧塞压玻璃杯底部,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然后把杯子慢慢倾斜时,看到有气泡冒出,纸团湿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小黑板上的`问题:
①你怎么解释这两种现象?
②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第一次把玻璃杯倒立竖直压入水槽里,把杯子提出水面,发现纸团没湿,说明水没有进到杯子里去。空气占据了玻璃杯的空间。第二次把玻璃杯倒立压入水槽里,把杯子倾斜时,发现纸团湿了,还有气泡从杯子里跑出来,说明水进到杯子里去了,空气让出了部分空间。这两个实验说明了“空气占据空间”。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占据杯子的空间,下面我们再做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结论。
实验三:
①拿一只瓶子。
②瓶口塞紧带漏斗的塞子。
③把水倒进漏斗里。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发现水没进到瓶子里。
师点拨:把塞子塞紧时看到水没进到瓶子里,下面把塞子松一松,试一试结果会怎样呢?同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当把塞子松动后,水流进瓶子里去了。瓶口塞紧时,空气跑不出来,水流不进去,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瓶塞松动后,空气跑了出来,让出了一部分空间,水流进去了,也说明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
师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得出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结论。
现在我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课文中的思考题。教师出示粉笔问:粉笔内有空间吗?粉笔内的空间被什么物体占据着?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吗?实验说明了什么?让学生回答,然后叫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做一做,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予以评价。
小结:“空气占据空间”这条重要性质是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概括出来的,每个同学都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老师祝贺你们!
空气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鹿、深、汽、痒、呼、吸、喘、专、店”是个生字。
2、积累词语:“高楼林立、灯火通明、人流如潮、车水马龙、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等。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正确描写汉字“呼吸”。
4、指导空气污染有害健康,美化环境有助健康。
教学重点:
1、能熟练运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中查找“喘”字,并理解文中“喘”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注意读长句子时能做适当的停顿。
教学难点:
区别“汽”与“气”。
结合课文内容,在媒体创设的情境中,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偏僻的深山、繁华的城市、专卖店”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资料(有能力的可制成ppt)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第一节,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它是谁?
(媒体显示:小花鹿图及相关文字)
读词语,学习生字:鹿
仔细看看画面,它长得怎么样呀?
2、可爱的小花鹿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呢?它又看到了什么?
(媒体显示:课文第一小节)
自由读,个别读
3、(媒体显示:偏僻的深山画面及文字)这就是小花鹿的家乡。看,它的家乡有些什么?谁能介绍一下?
理解:偏僻的深山
4、(媒体显示:一组图片。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繁华的城市)
理解:繁华的城市
谁来说说,小花鹿来到了一座怎样的城市?
再读第一节,学习“汽”“楼”“深”
5、揭示课题
a、(媒体显示:布告: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开了一家“新鲜空气专卖店”,欢迎光临! 小花鹿)
b、学生自读;理解“专卖店”
C、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接龙读课文,正音。
三、小组合作学习课文2——4小节
师:小花鹿怎么会有卖空气这个有趣的想法的呢?原来它刚在城里住了没几天就发生了一件事。
1、小组合作读课文2——4节,一名学生演一演医生。
2、完成填空(媒体显示:小花鹿在城里才住了几天,就得了(),它()痒痒的,()干干的,()不舒服)
3、你知道小花鹿怎么会得空气污染过敏症的吗?(学生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空气污染的资料)
4、读医生的话,学习:呼吸
5、指导朗读
四、学习5——7小节。
1、自己读一读5--7小节,思考:你觉得小花鹿卖空气的生意怎么样?
a、在学生竟到老奶奶的话时,学习“喘”,通过查字典理解字义,指导朗读老奶奶的话。
b、在学生讲到如今城市的变化时展示我搜集来的绿地图片并让学生交流为何空气会变好。
2、指导朗读。
五、巩固、拓展。
1、复习生词:(媒体显示:游戏“考考你”)
2、(媒体显示:告示
如今,城市里的环境好了,人们不用买我的新鲜空气了。我想改行开别的专卖店,希望大家向我多提宝贵建议!
小花鹿)
3、说说:你觉得小花鹿来上海开一家“什么专卖店”比较好?
反思:
1、在一开始我就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小花鹿的图片,让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着手,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说说他们感兴趣的小花鹿,生字“鹿”的教学渗透其中。教师在启发学生仔细观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图片,说一说,理解“偏僻的山村”和“繁华的城市”
偏僻的深山对于如今我们这些生活在上海的孩子来说是相对陌生的,而在课文中对于它的理解却十分重要。运用直观的现代教育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偏僻的深山”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寓词语的理解与生动、形象中。
虽说天天生活在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但是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繁华的城市”这一词组的理解还是有局限性的,通过一系列的画面及相应的文字说明,使孩子自主学习获得答案,无形中让学生在学习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这与前文的“偏僻的深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指导朗读不再生硬。
3、由于课前向学生提出了预习要求,学生把收集来的相关资料做成了ppt,在课堂上展示。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学习课文理解难点起到重要作用。
4、多媒体制作的复习生词游戏,画面精美形式活泼深受学生喜爱,既弥补了复习生词的枯燥感,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活动达到又一个高潮。
以上四点是我认为我这堂课中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感受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