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8-25 11:56:19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合集六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图示制作小兔,乐于探索小兔站起来的秘密。

2、体验与同伴一起制作、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六一”活动背景一幅;小兔制作步骤图一份;橡皮泥人手一盒;装有拖鞋、红色油画棒的小框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

——六月一号是什么节日呀?在森林里面将要举办一个庆祝六一的舞会,有一个小动物也想来参加我们的舞会!

(评析:用情境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看看是什么小动物?这个小兔有点特别,你们知道是用什么做的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兔是怎么变出来的

眼睛嘴巴画出来;

兔子耳朵撕出来;

双面胶、揭开来;

圆圆肚子黏起来。

(评析:运用图示的形式,引导幼儿自我探索,从图片的观察中发现制作的步骤。)

2、制作小兔

(1)教师示范制作过程

——现在我要来变一只小兔做我的舞伴,和我一起在舞会上跳舞,请小朋友们和我一起来念儿歌。

(2)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们在小椅子上也给自己变一个小兔舞伴吧!完成了请你和小兔聊聊天。(边放儿歌边制作,个别指导)

(评析:通过对儿歌内容的理解,用儿歌的形式,帮助幼儿记忆制作的步骤与方法。)

3、小兔站起来

(1)自由探索,让小兔站起来。

——我们的小兔舞伴都准备好了,那我先带着我的舞伴出发了,可是我的`手一松,小兔怎么了?你们的小兔能自己走吗?

——这里有个小帮手“橡皮泥”,请你们用橡皮泥来帮助小兔,让他能站在你的小椅子上。

(2)幼儿个别交流方法

——(请小朋友介绍让小兔站起来的方法)你用橡皮泥怎么让你的小兔舞伴站起来的。

——我的小兔舞伴也要和我一起去参加舞会,看看我是怎么让他站起来的,而且都不会倒哦。

(3)幼儿再次尝试

——请你们也帮助自己的小兔站站好,让他可以走路又不会倒。

(评析:活动多次运用幼儿自我探索的方式,引导幼儿动脑筋制作小兔。)

4、活动结束:庆六一舞会

——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兔送到舞台上,一起围着圈来跳舞吧。

美术教案 篇2

《彩陶》教案

13级美术学2班

2013051207

刘永堪

《彩陶》教案

课程名称:彩陶

授课老师:刘永堪

班级:八年级(下册)

教学实间;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从时代、造型、纹饰、工艺等方面描述彩陶的特点。2·能够联系时代及社会生活认识彩陶。

3·能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分析彩陶,并运用相关美术知识和历史知识。教学重点:

通过对彩陶的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发展不同时期的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学习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增强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教学用具:

课件,教案、图片资料。陶泥,马克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件,揭示课题(2分钟)

1展示现代陶瓷,

2揭示课题——彩陶

二:讨论(11分钟)

1从时代,造型,纹饰,纹饰意义,用途等方面说说你知道的彩陶。2·说说“舞蹈纹盆”“旋纹尖底瓶”“鱼纹彩陶”“人面鱼纹盆”的特点。3·彩陶类型介绍

仰韶文化彩陶:多为细泥红陶和夹砂红陶。其装饰以彩绘为主,于器物上绘精美彩色花纹,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半坡彩陶:早期纹饰,多为散点式构图。纹饰的形象可爱,表现了人类童年的天真稚气和与自然的亲切关系。纹饰形象有奔跑的鹿、鱼纹、人面纹、蛙纹、鸟纹、猪纹以及由以上纹样两种或三种组合的纹样。也有一些单纯的任何纹样如折线纹、三角纹、网纹等

庙底沟彩陶: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

活泼的点和线

马家窑文化彩陶:陶质呈橙黄色,器表打磨得非常细腻。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中期使用纯黑彩和黑、红二彩相间绘制花纹;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并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

半山彩陶:多为罐、壶造型饱满近似球,足内收,腹近直线

马厂类型彩陶:出现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

当代彩陶

4·看图说出其类型

三;讨论(3分钟)

古代彩陶的制作过程

四:动手实践(23分钟)

制作陶瓷胚胎

五:作品展示,课堂总结(6分钟)彩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新石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特别是在文字没有产生的原始社会,彩陶就相当于一部浩瀚的史书,忠实地记录了那个遥远的时代所发生的一切。所以大家应该努力学习,多去了解我们先人的生活与艺术。

六;拓展练习(0.5分钟)

课后了解国外陶器特点。

美术教案 篇3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一课时

教材分析:

《狮子大王》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第二册第八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的课程。通过学生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自己心目中的狮子大王形象,使学生感受狮子的王者风范,更加喜爱动物。同时使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创造能力。

本课与第九课均是和动物有关的内容,设计者从学生兴趣出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利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表现自己十分喜爱的动物形象的机会,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关注动物,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学生情况分析:

狮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动物园、电视片中常见。特别是男孩子更是喜欢狮子的雄性风采。课前师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查找到大量关于狮子的资料,课中再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比较,使其更加了解狮子的形象特点、性格特征,再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制作狮子头像,最后自编短剧表演展示作品。顺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其实本节课的设计应力求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注重锻炼学生的 ……此处隐藏1506个字……速地制作出一双鞋垫?

生:用复印纸、用鞋垫比着画……

请学生上台完成示范。

(1) 小助手脱掉一只鞋子,脚踩在垫有复写纸 纸上;

(2) 师沿着学生 脚轮廓画出一只鞋垫 形状(一笔完成),打开画纸后一双鞋垫完成。

3. 学生以2人/小组为单位完成一双鞋垫 形状。

三、(生)交流展示(师)点评解惑(6分钟):

1、 还少了什么?

生:颜色、花纹、图案。

2、 学生观察鞋垫实物,思考:

什么材质?——布、线

有什么花纹?——花、叶子……

3、师总结图案:花朵纹、羊角纹、云朵纹等等,

4、师:你们发现这两只鞋垫上 画怎么样?鞋垫上 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 地方?(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鞋垫上图案对称 关系,并重点讲述。如颜色,大小,形状 对称)

5、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 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 含义)

6. 师示范:给鞋垫加花纹

(1) 画中心图案(2)画周围花边(3)和底色注意对比(4) 左右脚注意对称

四、课堂实践(22分钟):

1、剪鞋垫,师示范提示:

(1)留下1cm 白边

(2)用勾线笔再勾一次花纹,强调图案。

2.生完成。(注意一支左脚,一支右脚。)

3、学生添花纹,师指导。

(1) 怎样用最快 方法把一双鞋垫上 花纹画好?

学生探究得出结论:用复印纸勾轮廓,颜料瓶浸染或者用油画棒涂色快些。

(2)注意底色课图案 对比,以及适当留白

4. 学生给制作 鞋垫上色,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称 关系。

五、教师反馈,作业展评(5分钟):

1、教师根据学生 操作结果进行评价

选一双装饰正确 ,一双错误 ,让学生评价。根据同伴 作品从所装饰 图案 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

2、收拾整理。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拓印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进行油画棒磨印、油彩拓印的练习,初步了解纸版画。

3.用撕纸拼贴的方法制作人像,感受拓印画的美。

二、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撕纸组合拼贴人像,用油画棒磨印,用油彩拓印等,都是新的学习内容。初次学习磨印、拓印,要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法,如怎样制作印模,怎样去磨印、拓印,怎样涂油画棒才涂得匀等等,这些得靠学生自己去探索与尝试,同时借助教师的直观演示。为了方便学生掌握技法,教材提供了磨印和拓印的具体步骤图示。学生已经掌握的对印技法有助于拓印技法的学习,因为两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对折印制的。用油画棒磨印,则要用力均匀,忽轻忽重容易把纸磨破。

小孩的头像和人像,学生是最熟悉不过的,平时经常描绘。可是要用纸撕贴,要求撕出小孩脸部的特有造型和较生动的人像姿态,有一定的难度。因而本课教学可以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小孩头像的磨印,第二课时完成人像的拓印。

2.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磨印、拓印的技法。

难点:解决撕纸人像的拼贴次序问题。

三、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夹子等

(教师)课件、撕纸拼贴小孩头像范作两幅、磨印作品若干件、油画棒、订书机等

教学过程

1.课前探究。

课前让学生收集硬币、纪念章等有浮雕效果的实物,并试着拓印。

2.欣赏范作,激发兴趣。

(1)课件展示拓印画。提问:你画过这样的画吗?它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2)展示撕纸粘贴的范作,观察比较。

3.直观展示磨印过程。

(1)展示磨印的基本工具材料。

(2)课件展示印模(拓印稿)的设计制作过程——撕纸拼贴一个小男孩头像(从整体到局部):①设计好图像;②撕出脸形;③撕出发型,可贴出层次;④撕出五官,可以贴出层次;⑤可以摆好再贴,也可以边撕边贴,要注意贴的次序。

拓印稿制作,是作品成败的关键。一般的方法是根据原稿设计的要求,逐层加厚,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立体感。

(3)课件展示磨印过程。

在撕贴好的.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薄纸,用夹子夹好,用手指轻轻地揿压,待纸面出现凹凸时,再用油画棒轻轻地均匀摆涂。要有顺序,轻重均匀一致,直到头像完全显现。

几种不同方法的磨印处理:①单色磨印。②多色磨印:按画面设计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磨印。③在纸面上先平涂一种较淡的颜色,再磨印。④磨印后再在上面喷色。

4.欣赏与实践。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辨析头像脸形、发型、五官、表情的处理。

(2)作业要求:撕纸拼贴自己喜爱的小孩头像并拓印画面。

5.展评作业。

让学生展示并评价自己的作品。

6.课后延伸。

(1)课件展示磨印古代碑帖、壁画等场景,让学生感受磨印的悠久历史。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寻磨印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方面。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颜料、水粉笔、油画棒、夹子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范作两幅、拓印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1.展评激趣。

展示上节课学生磨印的优秀作业,作简单的讲评与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范作。

(1)课件展示同一印模分别用拓印与磨印印制出来的作品。提问:它们有什么异同?(印模相同,印法不同。)

(2)引出课题——继续学习拓印。

(3)课件展示拓印过程。

在撕贴好的头像作品上盖上一层纸,用夹子夹好或订书机订好。调好颜料,掀开覆盖在印模上的纸;再在印模上需要拓印的部位涂上水粉颜料(或油彩),注意涂的部位不宜太多,以免颜料干透无法拓印;重新覆上纸,用手压印或用磨子印。重复以上程序,直到人像完全印好。

几种不同方法的拓印处理:①单色拓印:用滚筒涂色较简便。②多色拓印:按画面设计要求,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色彩拓印。③拓印后再在上面喷色。

4.赏析实践。

(1)欣赏优秀学生作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分析。

(2)作业要求:个人或小组合作,撕纸拼贴自己喜爱的人像并拓印画面。

(3)教师巡视中主要察看撕贴次序与涂色、压印是否均匀。

5.展评延伸。

(1)让学生个人或小组展示作品,作自我评价。寻找拓印清楚的原因,对拓印模糊的作品也作出分析,如:颜料太稀,人像拓印不明显;纸张移动造成错位。

(2)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拓印创作。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合集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